宜宾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,古称“僰道”、“戎州”、“叙州”,素有“西南半壁古戎州”的美誉。拾捨·竹里馆的“源”就是竹。自然、质朴、环保,尽量不去破坏自然,尊崇自然——这是我的一贯坚持。我喜欢自然的材料,也想穷竹之本源,一念一舍一世界。
“我想建造一种‘表皮’,来表达空间的概念。而大脑意识下的‘装饰’,为了将每个空间的具体部位,比如地面、墙面、吊顶区分开,往往都会惯性地选择相应的材料,总是想把每个部位处理得干净利落,来彰显这是思考下出来的结果,然而这样的装饰是为了掩盖那个已经“死去”的内核,反而显得很僵硬,不自然。我想把自己从这样的产物中解放出来,重新构筑一种表皮,就像人或动物、植物一样,都拥有自己的表皮,反而自然、开放和柔软一些。”(隈延吾《我所在的地方》)
我将竹材加工成片状、条状和板状,加工后的竹材都经过高温蒸煮、石灰水浸泡,以达到防虫、防腐和防霉的效果,之后,再结合阻燃处理。加工过程中,为追求环保,尽量避免油漆。
我尝试仅通过竹材不同的肌理质感来表达空间。客房内部以竹条、竹片、竹皮三种不同的材料肌理,搭建成拱形的竹编,形成每个空间独一无二的表皮。过道顶面以原竹构筑,追求一种时空的“错乱”——是漫步在竹海、还是停留在“拾捨”?大厅楼梯间以竹编造型,灯光将光影投射在墙上,像是竹海里被打碎的阳光。
整个设计更像是一个竹材的产品设计。建筑设计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新的竹材运用方式。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思考与呼唤,为竹子这一自然、环保、再生能力强的材料,找到一个焕发新生的机会。
拾捨·竹里馆的设计框架十分现代,但在框架的背后,饱含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坚守。尊重历史,回归自然。